北京儿研所黄牛票贩子号贩子跑腿代挂号电话福建:“一码通行”让看病买药更省心
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微信需要挂号联系客服各大医院服务项目!专家挂号,办理住院加快.检查加快,产科建档,指名医生挂号北京,上海,南京,天津.广州,各大医院代挂号
导诊护士帮助患者领取“医保码”。
核心提示
医保码,即医保电子凭证,是办理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,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。2019年底,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布上线医保电子凭证,福建成为首批上线的7个省(区、市)之一。
2022年,福建已全面完成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省医保码激活累计超3700万人,激活率达99.6%,基本覆盖全省参保人口。全省接入医保码的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总数超2.5万家,医保码日均结算量达41万人次,医保码结算占比51.38%。
有了医保码,参保人走进任何一家医保定点医院,无须携带医保卡就能体验就医全流程服务;老人小孩看病不便时,家属可以通过“亲情代办”功能代为展示他们的医保码,帮助家人就医、购药、结算;跨省异地就医时,参保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发起备案申请,直接结算医药费用……
连日来,记者走访了省内定点医药机构,与患者、医生、管理者、医保专家对话,看一个“码”如何搞定看病开药。
在附一医院,“扫码”宣传语随处可见。
一码在手 就诊“提速”
8月28日上午9时许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以下简称“附一医院”)滨海院区门诊楼2层A2等候区内,患者在护士指引下用手机医保码展码签到,有序候诊。
在207诊室,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彭峰为46岁的高血压患者林昀复诊后,提醒道:“你可以使用医保移动支付,开药、检查都可以用手机缴费,不用再去排队了。”
林昀马上掏出手机扫码,短短几秒,他就通过医保码完成了就诊费用结算。账单显示,此次就诊费用共50多元,医保统筹支付后,个人账户支付约11元,与以往刷卡结算的报销比例一致。
林昀到达一楼药房不久,取药显示屏上就出现了他的名字。“过去,拿药之前得排队在人工窗口或自助终端上刷卡才能结算,后续取药、检查等环节又要再刷卡取号,通常结束门诊后还得在医院折腾二三十分钟,现在方便多了。”他感慨道。
彭峰告诉记者,当天就诊的30名患者近七成都使用医保码就医、结算,“虽然心血管内科患者中老年人居多,但大家接受度还是很高的”。
2019年,患者看病“三长一短”问题突出——挂号付费、候诊、检查预约时间长,看病时间短。在国家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,2019年底,福建等7省(区、市)首批上线医保电子凭证,开启“一码就医”时代。
患者使用医保码扫码就医。
然而,医保码完全走进群众的生活并非一蹴而就。
“当时,群众对使用医保卡就医已经非常习惯了。大家普遍认为,刷医保码过于便捷和超前,担心误刷、盗刷,接受度并不高,仅有部分年轻人敢于尝试。”福建省医保局网信办主任陈伦毅坦言。
在附一医院内,门诊大厅、候诊区、叫号区、诊室内,随处可见医保码的宣传内容。
附一医院医保办主任林振吕回忆说,为推广使用医保码,2021年起,医院要求院内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、志愿者、医护人员都要先学先用,手把手教患者如何使用医保码,创造展码、扫码氛围。
慢慢地,良好的使用体验,让医保码就医购药逐渐融入更多群众的就医日常。
彭峰的“老病号”吴劲松就是个例子。
他曾在就医路上不慎遗失了医保卡。“那次,我恰好家中的药吃完了,马上又要去外地探亲一个月,如果开不了药,很麻烦。”吴劲松回忆说,正着急时,彭峰喊来门诊护士现场帮他申领了医保码,还带着他体验了一回全流程扫码就医。“从那时起,我看病再也不带医保卡了,全部用手机搞定。”吴劲松晃了晃手机开心地说。
“使用过医保码,患者后续使用的意愿还是较高的。”附一医院门诊部副护士长陈秀清说,“现在,我们医院门诊医保码使用率能达到80%左右。”
需要挂号联系客服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西安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